电力电缆故障粗定位测试原理由拓普电气供稿 |
|
点击次数:2641 更新时间:2012-03-12 |
|
电缆故障测试的粗定位原理上主要分为:直流测距法和时域反射法。 直流测距法又分为:电阻(电压)比较法和电桥法两种。 时域反射法根据采样方式的不同又分为:三次脉冲法、二次脉冲法、电流取样法、电阻(电压取样法)。 一、电阻(电压)比较法: 接线图如下,在测试端的芯线和外护套上接毫伏表(万用表毫伏档),表笔直接与芯线和外护套接紧,不要接到仪器输出线的夹子上,避免接触电阻影响毫伏表的测量结果;仪器设置在连续输出档,调整输出电压,使输出电流达到A1(是整数如100.0mA),这时读取毫伏表上的读数V,由于电压表输入电阻很高,因此,流经项线的电流很小,可以认为毫伏表的电位测量端到故障点的电位,因此,该读数即为测量端到故障点两点的电位差V1。再将仪器移到电缆的另一侧(末端)进行测量,让输出电流值与始端测量时的数值一致,这时毫伏表的读数为V2; 故障点距离始端的距离Lx=(V1×L)/(V1+V2); 也可以用比例来表示故障点的距离(V1×100)/(V1+V2); 采用这种预定位的本公司的代表产品主要有“电缆外护套故障测试仪” |
|
|
|
 |
推荐产品 |
 |
 |
最新产品 |
 |
 |
较早新闻 |
 |
 |
行业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