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次设备。目前国内生产厂家很多,其灭弧原理、操作机构和控制回路也是多种多样,各有特点,尤其是防跳回路的设计更是千差万别。如何把控制回路和防跳回路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工程技术人员zui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多年的现场经验和应用实践,对目前比较流行的防跳回路接线和原理给予介绍,并就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1防跳回路的作用 a1防止因控制开关或自动装置的合闸接点未能及时返回(例如操作人员未松开手柄,自动装置的合闸接点粘连)而正好合闸在故障线路和设备上,造成断路器连续合切现象。 b1对于电流启动、电压保持式的电气防跳回路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防止因跳闸回路的断路器辅助接点调整不当(变位过慢),造成保护出口接点先断弧而烧毁的现象。这种现象对于微机保护装置来说是不可容忍的,而这一点却常被人们忽视。 2防跳回路的典型接线 常用防跳回路有串联式防跳回路、并联式防跳回路、弹簧储能式防跳回路、跳闸线圈辅助接点式防跳回路等。国产断路器多采用串联式防跳回路 断路器多采用并联式防跳回路。其中串联式防跳回路zui合理,应用也zui广泛,它除具有防跳功能外,还具有防止保护出口接点断弧而烧毁的优点,这也是应用微机保护装置*的技术条件。其他防跳回路只具有防止断路器跳跃的功能,跳闸线圈辅助接点式防跳回路在执行防跳功能时,跳闸线圈长期带电有可能烧毁。 2.1串联式防跳回路 所谓串联式防跳,即防跳继电器TBJ由电流启动,该线圈串联在断路器的跳闸回路中。电压保持线圈与断路器的合闸线圈并联。当合闸到故障线路或设备上,则继电保护动作,保护出口接点TJ闭合,此时防跳继电器TBJ的电流线圈启动,同时断路器跳闸,TBJ的常闭接点断开合闸回路,另一对常开接点接通电压线圈并保持。若此时SK(5—8)或HJ接点不能返回而继续发出合闸命令,由于合闸回路已被断开,断路器不能合闸,从而达到防跳目的。另外,当TBJ启动后,其并联于保护出口的常开接点闭合并自保,直到“逼迫”断路器常开辅助接点变位为止,有效地防止了保护出口接点断弧。串联式防跳回路,如图1所示。 2.2并联式防跳回路 所谓并联式防跳,即防跳继电器KO的电压线圈并联在断路器的合闸回路上(如图2所示)。例如一个持久的合闸命令存在时,合闸整流桥输出经Y3,S2,S3,S1,KO(2—1)接通。断路器合闸后,并联在合闸回路的辅助接点S3′闭合,启动防跳继电器KO,KO接点即由2—1位置切换到4—1位置,断开合闸回路并保持。若此时线路或设备故障,继电保护动作跳闸。但由于合闸回路已可靠断开,从而防止了开关跳跃。 2.3弹簧储能式防跳回路 如图3,当一个持久合闸命令到来时,合闸电流经SK或HJ通过S3,K1,K1,S2,S1,YA1接通开关合闸。合闸后弹簧机构开始储能,并联在合闸回路的弹簧储能辅助开关S3常闭点接通防跳继电器K1,K1的常开点自保,常闭点断开合闸回路。若此时线路或设备故障,继电保护动作跳闸,由于合闸回路已可靠断开,有效地防止了开关跳跃。 2.4跳闸线圈辅助接点式防跳回路 如图4所示,在合闸过程中出现短路故障时,保护装置使断路器跳闸,由跳闸线圈操动的常开辅助接点TQ2闭合,保持跳闸线圈继续通电。跳闸线圈的常闭辅助接点TQ1断开,切断合闸回路,如果此时合闸命令继续存在,也不会使断路器再次合闸。合闸命令解除后,跳闸线圈失电,接线恢复原来状态。 3应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a1对于没有防跳装置的断路器应加装电气防跳回路,串联式防跳回路性能*,应优先采用,可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b1串联式防跳继电器的启动电流线圈应按灵敏度不小于2选型,且安装时应注意电流线圈与电压线圈的极性一致。 c1当保护装置内部和开关操作机构都有电气防跳回路时,推荐采用保护装置内部的防跳回路,而将操作机构中的防跳回路甩掉,这样使用可靠,维护方便。 d1对于弹簧储能式操作机构,有人认为其储能机构本身已具有防跳功能,似乎不必再加电器防跳回路。但储能机构并不能防止因合闸接点粘连而造成的开关跳跃,又没有防止保护出口接点断弧烧毁的功能,所以还是加装电气防跳回路为好。
产品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用电的安全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高压断路器在电力系统中担负着控制和保护的双重任务,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机械特性参数是判断断路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TPGKC-G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是拓普电气以的《高压交流断路器》GB1984-2003为设计依据,参照电力行业标准《高电压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DL/T846.3-2004高压开关综合测试仪为设计依据研发生产的。为进行各类断路器动态分析提供了方便,高压开关机械特性测试仪能够准确地测量出各种电压等级的少油、多油、真空、六氟化硫等高压开关的机械动特性参数。 术语定义 1、合-分时间 从接到合(分)闸指令瞬间起到所有极触头都接触(分离)瞬间的时间间隔。 2、合-分同期性 各断口间的触头接触(分离)瞬间的zui大时间差异。 3、弹跳时间 开关动触头与静触头在合(分)闸操作中,从*次合上(分开)开始到zui后稳定地合上(分开)为止的时间。 4、动作时间(触头动作时间) 从接到合(分)闸指令瞬间起到触头刚运动瞬间的时间。 5、弹跳次数 开关动触头与静触头在分(合)闸操作中,分开(合上)的次数。 6、弹跳幅度 开关动触头运动过程中,动触头的zui大反弹值。 7、行程 分、合闸操作中,开关动触头起始位置到任一位置的距离。 8、开距 分位置时,开关一极的各触头之间或其连接的任何导电部分之间的总间隙。 9、超行程 合闸操作中,开关触头接触后动触头继续运动的距离。 10、过行程 分、合闸操作中,开关动触头运动过程中的zui大行程和稳定后行程的距离差。 11、刚合(分)速度 开关合(分)闸过程中,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分离)瞬间的运动速度。 12、平均速度 开关合(分)闸操作中,动触头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行程与时间的比值。 13、金短时间 在合-分操作中,从所有极各触头都接触瞬间起到随后的分操作时在所有极中弧触头都分离瞬间的时间间隔。 技术参数 环境组别:属GB6587.1-1986《电子测量仪器环境试验总纲》中的Ш组仪器 工作电源:AC220V±10%频率:50Hz±5% 环境温度:-10°C~40°C相对湿度:≤85% 绝缘电阻:≤2MΩ 介电强度:电源进线对机壳能承受1.5KV1分钟的耐压测试。 时间测试范围:1~499.9ms分辩率:0.01ms精度≤0.1ms 行程测试范围:不限分辩率:0.01mm精度±1%读数+2个字 速度测试范围:15m/s分辩率:0.01m/s精度±1%读数+2个字 直流电源选择范围:25-265V/10A分辩率:1V精度≤±1% 主机尺寸、重量:440×300×150(mm)5(kg) 附件尺寸、重量:440×300×80(mm)3(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