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1)避雷器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缺陷而未被检查出来,如在空气潮湿的时候或季节装配出厂,预先带进潮气; (2)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内部瓷碗破裂,并联电阻震断,外部瓷套碰伤; (3)在运输中受潮,瓷套端部不平,滚压不严,密封橡胶垫圈老化变硬,瓷套裂纹等原因; (4)并联电阻和阀片在运行中老化; (5)其他劣化。这些劣化都可以通过预防性试验来发现,从而防止避雷器在运行中的误动作和爆炸等事故。 不带并联电阻的阀式避雷器的预防性试验及注意事项 (一) 绝缘电阻试验测量前应检查瓷套有无外伤。测量时应用2500V 兆欧表,把试验连线与避雷器可靠连接,摇表放水平位置,摇的速度不要太快或太慢,一般120r/s。当天气潮湿时,瓷套表面对泄漏电流的影响较大,应用干净的布把瓷套表面擦净,并用金属丝在下端瓷套的*裙下部绕一圈再接到摇表的屏蔽接线柱,以消除其影响(其测量值应大于2500MΩ)。当FS 避雷器受潮后,如云母垫片吸潮、水气附着在瓷套的内壁,则避雷器绝缘电阻降低,所以测量绝缘电阻是判断避雷器是否受潮的有效方法。 (二) 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工频放电电压试验接线图如下图所示,FS 型避雷器在击穿前泄漏电流很小,当保护电阻R1 数值不大时,变压器高压侧的电压为作用在避雷器的电压。因此可根据变压器的变化,以低压侧电压表的读数决定避雷器的放电电压。但应事先校准试验变压器变比,低压侧应使用较高精度的电压表。工频放电电压试验接线图TR—调压器;TT—试验变压器;PV—低压电压表;R1—保护电阻;F—保护放电间隙;FX—被试品 (三) 注意事项 (1)R 值大小的选取。应考虑避雷器击穿后工频放电电流不超过0.7A 和对试验变压器的保护,R 的值取小一些为好;同时避雷器击穿后应在0.5s 内跳闸,以免烧坏间隙。 (2)升压速度。升压过快时,因表针的机械惯性可能带来15%的测量误差,以3~5kV/s 为宜。 (3)其他影响因素。避雷器表面有污秽,附近有接地的金属物品等,对测量结果也会有影响。 (4)R 的选择。使试品击穿时的放电电流限制到试验变压器的1~5 倍额定电流。通常采用水电阻,将蒸馏水装在硬塑料管或玻璃管内制成。为了降低阻值,可以加一些硫酸铜溶液。电阻要有足够的直径和长度,以保证试验进行中的热稳定和试品击穿后不发生沿面放电。一般采用可承受电压10kV,直径约25mm 、长约50cm 的水电阻。升压可用自耦、移圈调压器与试验变压器配合使用。现场一般采用10kVA 及以下的自耦调压器。自耦调压器漏抗小,输出波形好,功率损耗小。移圈式调压器用于配合100kV 以上试验变压器。测量工频放电电压,可用高压侧静电电压表、分压器和低压侧测量。 |